2025年9月18日下午,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婧一行4人来我院进行调研交流,并做了学术报告。我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胡道道教授、晁小练副主任、金普军教授、邢惠萍教授,以及贾智慧、何贝等教师代表及中心全体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双方在2313会议室进行了座谈,晁小练副主任主持会议,韩婧副院长介绍了上海大学此行来访的目的,表达了与我院文保中心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的意愿。晁小练副主任详细介绍了中心与实验室的建设历程、研究方向、重要成果及人才培养情况。

上海大学三位青年学者分别在2307报告厅作了学术报告。卜凡兴副研究员做了《文物保护纳米新材料:从本体防护到环境控制》的学术报告,阐述了团队在石窟防风化加固、纸质文物脱酸加固及环境控制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他重点围绕杂化硅氧烷低聚物、磷酸钙低聚物、介孔MOFs等新型材料的设计合成,解析了材料介微结构与文物的交互作用对保护性能的影响,为文物劣化问题提供了新材料解决方案。韩婧副研究员以《传世漆器表面老化机理研究进展和挑战》为题,分享了其在漆器文物光老化机理与保护修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她指出漆器作为东亚及东南亚古代重要器物与海外珍贵藏品,对光照极为敏感,光照引发的外观与性能变化给保护展示带来巨大挑战,报告深入探究了漆面老化过程中的形貌、成分演变规律,同时分享了团队在漆工艺科技考古领域的最新突破。程远老师以《人工智能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与展望》为题,结合自身长时序影像处理研究经验,详解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价值:深度学习模型可自动提取石质文物风化、裂隙等病害特征,机器学习算法能从环境与检测数据中分析保存状态,为预防性保护提供支持。

会后,韩婧副院长一行参观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实地考察了中心的科研设施与平台建设情况。本次交流座谈会促进了两校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相互了解,为双方未来在科研合作、平台共建及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何贝 审核:刘治科 董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