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材料学子大讲堂第十六讲 —— 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9-03-25     作者:admin     浏览量:   分享到:

2019年3月24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的王成军教授受邀在学院七楼报告厅为我院本科生做《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的途径》的报告。辅导员杨茜老师和刘富强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2015、2016级本科生到场聆听了报告。

王成军教授以“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的途径——从化学与历史学的异同说起 ”为题展开阐述。首先,王教授从化学和历史学的本质出发,“化学研究物质变化,历史研究人文变化,归根结底,化学是人的化学,从哲学思维上是一致的。”从深层向同学们讲述了自然与人文的对立统一性。随后,他向同学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使同学们认识到通识教育和“自然人文相通”的重要性。期间,王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切实为大家说明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自身素养的巨大影响。他着重强调,通过大学教育,大学生应该培养四种核心素养——“人文家国情怀”、“分析和概括的思维能力”、“宽阔的学术视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方式”,大学生应带着国家民族的殷切期盼钻研专业知识,提高思想层次。最后,王成军教授勉励同学们要结合校情、院情、个性思考,进行合理的自身设计,努力学习实践,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同时注重自身思想修养,在大学这个特殊时期学会情绪管理,提升自我正能量的建设能力。活动最后,杨茜老师对王教授所讲做出总结,报告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此次报告不仅营造出一股浓厚的人文氛围,也激发了同学们学术研究的热情,同学们对自然知识与人文学科的对立统一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同学们注重对自己的内涵培养与人生规划。

IMG_8683.JPG

IMG_8712.JPG

扫描此二维码手机上查看当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