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下午,受我院雷志斌教授邀请,武汉理工大学刘金平教授在致知楼2307会议室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一体化薄膜固态储能器件”的学术报告。我院刘宗怀教授、孙颉副教授、何学侠副教授、李琪副教授、邓字巍副教授、沈淑坤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关操教授等人出席了报告会,相关研究生到场聆听了报告,会议由雷志斌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刘金平教授以固态储能器件为主题,报告了三维(3D)电极材料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以及变价金属离子固态储能的组装。首先,刘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薄膜电池三明治结构、多孔/三明治结构和多孔电极/一体化器件结构,讲述了电池-电容混合储能器件的具体发展情况。其次,刘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聚合物电解质锂电池优势和不足,介绍自己的一些具体工作。最后,刘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他的团队另一个发展方向:多价金属离子准固态储能器件,刘老师利用MOF材料的结构优势,结合3D柔性基底制备了许多柔性电极,组装了多价金属离子准固态储能器件,相关工作发表在了Adv. Mater.和Adv. Funct Mater.等顶级期刊上。

报告会后,刘金平教授与在座师生就固态电解质的合成和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还与各位老师交流了研究生培养办法,会场气氛融洽热烈。会议结束后,刘金平教授参观了雷志斌教授实验室和我院大型仪器平台。

刘金平教授简介: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高效能源转换与存储无机材料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长期从事固态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提出和发展了三维阵列/固态电解质一体化储能方向。迄今为止,在Nat. Commun.、Adv. Mater.、Energy & Environ. Sci.、Nano Lett.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篇,被Nature Energy等SCI他引15000余次, H指数63。获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Wiley Top-Cited Paper Award,Nano Research新锐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等荣誉。现任湖北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功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委(Australian Laureate Fellowships桂冠教授、ARC Future Fellowships等)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及部分省级科技奖/基金项目评审专家,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副主编(Wiley)及5本国际英文期刊编委(IOP/Elsevier/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