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学院党委书记郑鹏给师生党员讲授专题党课
发布时间:2021-06-12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

6月9日下午14:30,学院党委书记郑鹏在致知楼2712报告厅给全院师生党员上了一堂题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的党课。

郑书记首先讲解了不同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历史沿革。从建国之初以公平优先为准则的救济扶贫政策,到后来注重效率优先的改革扶贫和开发扶贫政策,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综合扶贫政策,他分析了其所处的不同历史环境、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自2011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以人为本的精准扶贫政策。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不能落下一个老乡、一个贫困地区”,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要求精准扶贫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的细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人为本地开展扶贫工作。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即便遇到新冠疫情打乱了节奏,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其次,郑书记深刻阐述了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他说,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共计689个县,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三区三州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骨头,困难超乎想象但是我们啃下来了,创造了许多可以彪炳史册的奇迹。这些奇迹的缔造,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党是一个学习型、发展型、与时俱进的政党,在中国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措施。通过确保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和怎么保持的“五个问题”。郑书记结合教育部对口扶贫滇西连片贫困地区的具体做法和自己参与过的5个地区的扶贫工作实例,生动讲解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加强领导,建强队伍;区分类别,靶向施策等系列举措的内涵和成效。

第三,郑书记谈到了脱贫攻坚如何和乡村振兴相连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郑书记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在于政策上,一方面脱贫后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建立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通过设立5年的过渡期,从解决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到实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等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最后,郑书记分享了自己在云南普洱四年扶贫工作过程中一些难忘的经历和感悟。他丰富的扶贫经历和对扶贫工作至诚的情怀,令在场师生党员深受感染。郑书记还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一是我们做事情要目标远大,注重宏观思维,积极从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二是要主动投入,融入到国家战略中去,既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国家事业发展;三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去做,一定能够开花结果。此次党课在党员同志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扫描此二维码手机上查看当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