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孙庚志教授和西北大学屈云腾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1-07-14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

        2021年7月13日下午,应我院陈煜教授邀请,南京工业大学孙庚志教授和西北大学屈云腾教授来我院进行了两场学术报告。我院陈煜教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陈煜教授主持。

        南京工业大学孙庚志教授作了题为“碳功能纤维”的学术报告。孙庚志教授以柔性可穿戴电子的应用为背景,介绍了兼具柔性和可编织性的纤维材料使得基于功能纳米材料发展纤维器件成为可穿戴电子领域的这个重要课题。孙庚志教授研究团队以柔性/可穿戴电子为目标,以可编织纤维器件为导向,围绕碳功能纤维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利用化学气相沉积、表面化学设计、界面化学反应等策略获得了皮芯结构和主客体结构纤维,设计出了纤维柔性导体、纤维传感器、纤维信息存储器以及纤维储能器件等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多种功能性器件。

        报告会后,孙庚志教授与在场师生就柔性可穿戴电子应用、纤维信息存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此次报告内容丰富,系统深入,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研究思路。

        同日下午四点,西北大学屈云腾教授作了题为“原子尺度材料的固相合成”的学术报告。屈云腾教授以原子尺度的固相合成方法为主题,介绍了传统的制备原子尺度催化材料的液相合成方法由于需要复杂的合成步骤和对合成条件的精准控制,而限制了催化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进而提出,通过自上而下的固相合成策略,在原子尺度调控材料表界面的配位环境,来实现材料原子尺度的精准构建,从而使催化性能(氧还原反应,析氢反应,析氧反应等)得到巨大提升。此外,报告中还提到,较少的合成步骤和较低的制备成本有助于实现原子尺度催化材料的大规模生产,从而释放这类材料在新能源、环保、精细化工品生产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报告会后,屈云腾教授对学生提出的有关悬挂键捕捉单原子的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会场气氛融洽。两场精彩的报告会结束后,孙庚志教授、屈云腾教授参观了我院部分实验室和大型仪器平台。

        孙庚志教授简介:孙庚志,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担任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深圳市三顺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7.05–2020.05)。研究领域:碳功能纤维设计、可穿戴电子器件构筑及其在智能感知、信息存储、能源存储等领域的应用。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江苏省科技厅项目等课题。在Adv. Mater.、Mater. Today、Angew. Chem.、ACS Nano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授权4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屈云腾教授简介:屈云腾,西北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单原子/团簇材料、燃料电池、二氧化碳和生物质耦合电催化、面向工业催化反应的电催化取代。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央高校科研专项项目等;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年973计划项目等课题。在Nat. Catal.,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Small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获授权5项。




 

扫描此二维码手机上查看当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