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307会议室为我院进行了题为“面对能源小分子的金属纳米催化剂原子尺度精确调控”的学术报告。
针对温室气体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燃料电池在近年来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研究焦点。水分解反应(Water splitting reactions)在氢析出(HER)、氧析出(OER)以及可再生燃料电池等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吴宇恩教授从纳米催化的研究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单原子催化剂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接着他介绍了全新的单原子、团簇催化剂的合成方法,首次将金属载量从1%以下提升到了具有实用价值的5%以上。基于对配位与成键的精确调控,实现了单原子、团簇催化剂精确配位结构的调控,从活性、选择性、稳定性上实现了调控与优化。实现了酸性条件下稳定的非Pt氧还原催化剂的开发,基于这个材料组装的氢空燃料电池,能够创造目前非Pt催化剂所能达到的最高功率密度。此外,吴宇恩教授还分享了高Ni催化剂在CO2还原中的应用以及“呼吸式”糖尿病检测传感器的研发,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了十分生动的人生感悟,让大家收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吴宇恩教授就单原子及团簇催化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吴宇恩,广西桂林人,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14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李亚栋院士。2014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工作。一直专注于纳米晶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对于功能无机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近年来,专注于金属单原子、团簇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并将催化剂应用于以燃料电池相关的小分子活化反应研究,以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等,论文共计SCI引用3500余次。2015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青年项目资助并任首席, 2017年获得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资助。担任国际重要期刊Science Bulletin (国际Q1区) 副主编,Science China Materials(国际Q1区) 编委, Small methods客座编辑。